春禾2016书坊 > > 父慈子孝 > 第三百零三章:奏本到不了圣天子与太子面前

第三百零三章:奏本到不了圣天子与太子面前

推荐阅读: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网游:我能无限强化技能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宁锦瑜傅朗白逆袭1990道医独尊老酒很香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史上最强太子爷(又名:极品皇太子)诸天万界: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开始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

    李治被李厥给整怕了,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这小子正经是正经,但一不正经,就跟个大混战东西一样。
    你是恨得牙痒痒的又无可奈何。
    在金陵没有多停留,上海州的船队一到,他们就启程离开了。
    临走前,李厥大摆排场,去见了顾远一面。
    给顾远是站足了台。
    “这一走,就只看顾远如何做了。”
    李厥趴在栏杆上,注视着江面说道。
    “是啊,以前你在江南,顾远还有所依仗的,至少你可能出面。”
    李治摇头道:“如今江南,没有一个有份量的人,怕是……。”
    李佑不屑的说道:“你们想那么多干什么。”
    “江南不还是朝廷的,江南的官员不做事?”
    “再说了,还有王叔,李敬玄他们在呢。”
    “一个个装出一副杞人忧天的样子,真是令人发笑。”
    李厥嘴硬道:“齐王叔,我们是在谈论国事,担心大事。”
    “国家大事要你啊。”
    李佑嗤声道:“年龄不大,操这么多心。”
    “想当年,我一人独闯吐蕃,何等意气风发,什么牛鬼神蛇,全部干掉。”
    “再去东北,依旧东北之事在我,治理发展,一应没有落下。”
    “江南与之相比,好的太多了。”
    李厥很是无语。
    齐王叔就是喜欢拿他的过往吹牛皮。
    但偏生他还就爱听。
    除去夸大注水之外,说的都是实打实的。
    没有人能否认掉齐王叔在吐蕃与东北的功绩。
    “我齐王之才能,亲王之中,谁能比之。”
    李佑负手而立,很是超然。
    李象道:“吴王叔!”
    打断施法。
    李佑顿时绷不住了。
    “三哥也是拾我牙慧,捡我的便宜,我治理好吐蕃,他才去的。”
    “与我相比,还是不够。”
    李厥阴戳戳道:“吴王叔也要回长安的,照时间,差不多与我们一起到。”
    “我到时候可要跟吴王叔说,齐王叔说他是吃剩下的东西。”
    李治在一边属实是忍不住笑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匹夫,一个不讲武德的混账小子。
    谁摊上谁难受。
    也就只有太子大哥能治得住。
    只不过,以李厥现在这性格,李治有理由怀疑,大哥说不定也有点棘手了。
    ……
    长安。
    依旧是热闹非凡。
    两宫却很安静。
    “江南送来消息,齐王,晋王,两位皇孙已经启程。”
    狄仁杰道:“按照路程,应该在十二月前抵达长安。”
    “嗯。”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吧?”
    “倒是有些趣事。”
    狄仁杰大致说了一些,李承乾对站台顾远倒不意外。
    事前他给李佑写去的书信交代的。
    只是他没想到,顾远会出事,学会卖惨,将站台的份量提高不少。
    不过,顾远出事,也正好说明,有些人开始狗急跳墙了。
    “啊?”
    “这个混账小子,他怎么学的。”
    李承乾听到两兄弟对李佑与李治的行为,有些哭笑不得。
    李治也是遭了毒手。
    惹一个就行,两个都惹。
    能不吃亏嘛。
    “殿下,南北报纸还是争论的不可开交,已经上升到互相辱骂了。”
    狄仁杰道:“江南报纸要落下风,他们的报纸卡在审查,要么隔天,要么不过。”
    “是崔敦礼亲自审查的。”
    “李义府什么作为?”李承乾问道。
    他对崔敦礼的行为,一点都不意外。
    他要是让江南报好过,那才是违反常理。
    “李义府也在想办法卡山东报纸的,只不过,他没有崔敦礼那么大的权力。”
    狄仁杰笑道:“但也让崔敦礼很是难受。”
    “呵……!”
    “看来火候差不多了啊。”
    李承乾随口说了一句。
    “殿下是指李义府要与宋国公他们联手了?”狄仁杰诧异道。
    李承乾没有回答,算是默认。
    狄仁杰想了想,还真是如此。
    既然开战了,那么江南士族不想一败涂地,只能是指望李义府,李义府也需要江南报纸,有所作为。
    “你动手写一篇文章。”
    “以‘自古忠孝两难全’为标题。”
    李承乾埋首,看着奏本,淡淡的说道:“写好了暂时不发,等时候到了再说。”
    狄仁杰念叨着标题,他眼睛一亮,道:“学生斗胆。”
    “这标题是要给顾远的行为定性,以此为盖棺定论的结果,从而结束这场争论吗?”
    李承乾没有多余的动作,头也不抬的说道:“顾远是为朝廷做事,既然遭受到这么大的非议。”
    “朝廷自是要为其正名。”
    “不然,岂不是寒了广大为朝廷做事的忠臣?”
    他顿了顿,道:“我要提醒你一点,不能从大义灭亲的角度入手。”
    “这不好!”
    狄仁杰躬身道:“学生明白!”
    他很清楚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从其他角度可以,但绝对不能说是大义灭亲。
    否则,整篇文章没有起到定性的作用,反而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这个时候,大义灭亲并不算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怀英,你要明白一点,大唐帝国报是朝廷喉舌。”
    “除了大唐帝国报之外,没有比他更具有权威与公信力。”
    “其他什么剑南报,山东报,江南报等,不过是民间报纸而已。”
    李承乾道:“民间报纸可以争论不休,但大唐帝国报一出,就容不得再有半点争论。”
    “所以,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考虑,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不落话柄,不出纰漏。”
    狄仁杰牢牢警醒自己。
    一定要上心,不能大意。
    大唐帝国报的文章,要是说顾远大义灭亲。
    那就很大可能被曲解,为朝廷做事,就是大义灭亲。
    那还得了。
    谁敢做事啊。
    所以,只能从‘忠孝’的大方向入手。
    忠与孝,千古不变的大命题。
    李承乾看着奏本,突然不觉的眉头一皱。
    他思索良久后,放在手下,指节敲打着。
    “这个事要现在就处理了吗?”
    李承乾在考虑,并不是在犹豫。
    他现在处理事情,除非是天灾人祸,其他的在他眼里,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一切都是从全局角度入手。
    “现在处理,爆出来的话,会打乱全局的节奏。”
    他再次打开奏本,提起朱笔落字后,微微吹了一下,合上道:“怀英,立即送去太极宫,请陛下御览。”
    “是!”
    狄仁杰快步朝着太极宫而去,将奏本送到圣天子的手中。
    李世民打开一看,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
    “该死!”
    他低骂了一声。
    狄仁杰头不由低的更低了。
    目光落在最后,太子给的批示,李世民神色稍缓,道:“怀英,你回去告诉太子,我知道了。”
    “是!”
    狄仁杰快步离开,暗自有些疑窦,什么事情让陛下发怒的。
    但他知道不给他看的,绝对不要去探究。
    李世民在狄仁杰走之后,奏本再三看了一遍,丢在一个木盒中。
    “我到要看看,你们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
    长安,某处。
    “还是没有消息吗?”
    方潜不死心的问道。
    御史台御史陈实叹息道:“没有消息。”
    “这……!”
    方潜急声道:“我写的可都是证据确凿之事。”
    “山东那边的孤儿寡母,可都是英烈之后,我答应了他们,要帮她们伸冤,主持公道的……。”
    两人是好友。
    皆是在御史台为官。
    一人在地方,一人在长安。
    两人官职不高。
    这次方潜到长安来,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找的好友帮忙。
    “方兄,我知道你的心情,我也很想帮忙。”
    “但……。”
    陈实苦笑道:“我们斗不过人家的。”
    方潜气势萎靡下去,喃喃道:“朝廷说好的,要对英烈之后抚恤优待的。”
    “人家孤儿寡母,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待,连学都上不了,还要遭受恶霸刁难羞辱……。”
    “这是……。”
    陈实沉默,良久后道:“我要外调了。”
    “去岭南道。”
    方潜一怔,旋即露出悲色,道:“是我连累了陈兄。”
    陈实笑了笑,道:“在我僭越,私自将奏本塞进呈递东宫的奏疏中,就已经有打算了。”
    “只是没想到,奏本入了东宫,也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音讯。”
    “去岭南也好,也好。”
    方潜看得出来,好友的失落之意。
    岭南本就发配流放之地,外调岭南,不就是好友事发后的惩罚发配嘛。
    “方兄,我劝你一句,不要再伸冤了。”
    “不,我还要再告。”
    方潜咬牙道:“我就不信,他们真的能一手遮天,朝廷大策,他们都敢置之不顾。”
    “方兄,难道你还没看明白嘛。”
    陈实怒声呵斥道:“东宫也有他们的人。”
    “奏本进入不到朝廷诸公的视线,圣天子与太子看不到奏本,就不知道山东有这等事情。”
    “你我官职低微,呈递上去的奏本,都要经过层层检查的。”
    “是到不了上面的……。”
    “你现在就是要保住自己,要是连你都没了,那一切都完蛋了。”
    方潜道:“我不会放弃的。”
    “陈兄,我知道你的一片好意,但我知道邪不压正,这大唐有圣天子,有皇太子。”
    “绝对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的。”
    闻言,陈实苦笑连连,“你连大理寺的门都进不去,刑部还没走进就被挡出去。”
    “其他各部就更别说了。”
    “你私自回京,御史台还不知晓,一旦知晓,你知道什么后果吗?”
    “再则,我相信你所言,其他人会相信吗?”
    “还有山东的孤儿寡母,如今到底是好是坏,你知道吗?”
    “单凭你所言,谁会冒着风险帮你?”
    一连串的质问,方潜神色煞白一片。
    他想到在山东的孤儿寡母,一旦她们出事……。
    陈实不忍心再打击了,他拜别之后,刚离开没几步,就见到有一群人涌进方潜的住处,很快就把方潜给抓了出来。
    是御史台的人。
    第二天。
    陈实就听到消息,方潜因私自回京,枉顾职事,罢免地方御史一职,发回原籍,不再任用。
    他知道。
    方潜完了。

本文网址:https://www.ab2016.com/xs/0/211/1000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ab2016.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