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禾2016书坊 > > 父慈子孝 > 第三百一十一章:李世民五十大寿,承天门阅兵

第三百一十一章:李世民五十大寿,承天门阅兵

推荐阅读: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网游:我能无限强化技能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宁锦瑜傅朗白逆袭1990道医独尊老酒很香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史上最强太子爷(又名:极品皇太子)诸天万界: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开始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

    崔敦礼一众人再次汇聚。
    但这次见面地点很是隐秘,人也多了几个。
    “上当了。”
    崔敦礼严肃说道:“党仁弘不能死,他一死,带来的后果会很可怕。”
    崔仁师不悦道:“你害怕了?”
    “我不是害怕,我只是觉得这背后不简单。”崔敦礼说道。
    杨师道也是深有同感,“我也觉得不同寻常。”
    “党仁弘一事,有点操之过急了。”
    两人经历过火车,自是明白这代表什么。
    一旦火车遍布天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也就对地方大族的压力更大。
    “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已经发了。”崔仁师说道:“我们做不了决定。”
    “天下世家大族,这一次都在出力。”
    “党仁弘不过是第一个,如果陛下还不停下税务部的行动,后面还有更激烈的。”
    崔敦礼心烦意乱得很,卢承庆点头道:“现在情势由不得我们。”
    “两宫步步紧逼,税务部在大朝议都喊出那样的口号来了。”
    “要是没有点作为,难道大家都束手就擒吗?”
    “崔兄,我觉得你是想多了。”
    “既然已经出手,那么只能是继续向前。”
    另外一人是世家大族的官员,点头道:“党仁弘这个难题摆在面前,我们现在就要促成党仁弘案,办成铁案。”
    “看朝廷如何处置。”
    崔敦礼心头一叹,道:“尚书省已经给新闻总司下了行文,圣天子圣辰后,就要报纸全面对党仁弘一案进行报道。”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嘛?”崔仁师笑道。
    崔敦礼一瞬间,某种怒气直冲脑门,看崔仁师极大的厌恶。
    但他强忍着压下来了,道:“我们是想要。”
    “可这是我们主动的嘛?”
    “朝廷不压,反而要主动报道。”
    “这意味着什么?”
    “大唐帝国报都会刊登的。”
    “说是朝廷的喉舌,但大家都清楚,那是代表着东宫的态度。”
    “我们还没做,朝廷就准备用报纸进行宣传了。”
    他顿了顿,道:“你们与太子没有打过交道,太不清楚太子的手段了。”
    “我能坐上新闻总司的位置,就是他一手安排的。”
    “之前,我大喜过望,但自从李义府暴露嘴脸后,我才明白,太子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他不得不承认。
    当上新闻总司,他是高兴的太早了。
    李义府之前的伪装,让他掉以轻心,留下了不少把柄跟口实。
    撕破脸后,他都害怕,自己的一些作为,早就被举报到东宫去了。
    李义府这个阴险狡诈,藏在暗处的毒蛇,肯定是想方设法的要把他给拉下马。
    “你还是想多了。”
    崔仁师道:“这次是天下世家大族,对朝廷所为不满的一次试探性反击。”
    “太子是高明,手段非同常人。”
    “但面对世家大族,陛下都要忌惮,太子就不忌惮了。”
    崔敦礼露出怒容,“江南士族尾大不掉,大家都忘了?”
    “那是萧瑀趁虚而入,小人行径,才得逞的,我们不是照样有嫡女在东宫?”
    崔仁师的话,引起其他几人的赞同。
    崔敦礼突然想骂他们一群人是虫豸。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看向卢承庆,希望卢承庆能够说两句,但说的话让他大失所望,也是与崔仁师站在一起的。
    “元礼,你变了。”
    崔仁师说道:“变得畏手畏脚,不考虑世家大族的利益,反而是……。”
    他没有说破,露出了失望之色。
    当崔敦礼神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深呼了一口气,道:“好,我不多说了。”
    最终闹的有点不欢而散。
    双方的想法产生了分歧。
    崔敦礼与杨师道站在一起,卢承庆,崔仁师等世家大族站在一起。
    只是,崔敦礼这边势单力薄,完全无法与代表着世家大族意志的崔仁师他们相比。
    “元礼。”
    “现在如何是好。”
    杨师道害怕的说道:“我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什么预感?”
    “大祸临头。”
    “火车带来的?”
    崔敦礼问道。
    杨师道摇头道:“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两宫的态度,他们好像比我们还想要党仁弘死。”
    闻言。
    崔敦礼沉默,半响道:“我也有这种预感。”
    “你说,两宫到底会怎么做?”
    “我也不清楚,现在我也很乱。”崔敦礼苦笑道:“他们没有跟太子打过交道,不知道太子睿智。”
    “卢承庆见过太子的,但他现在有点迷了心智,太子没有兑现升官的承诺。”
    “看到我升官他不平衡了。”
    杨师道苦涩一笑,“现在退出不是,不退也不是。”
    “只能是顺其自然,就看最后吧。”
    崔敦礼也很无可奈何,“只能是如此了。”
    ……
    正月二十三。
    李世民五十大寿,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党仁弘一案,暂时被遗忘,所有人都在为圣天子贺寿。
    当天。
    在长安承天门外,先是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奏唱大唐国歌秦王破阵乐后,才开始浩大的阅兵仪式。
    承天门上。
    李世民一袭天子冕旒,李承乾也穿着太子冕服,站在他身边。
    左右是大唐王宫大臣。
    皆是在承天门城楼观看阅兵仪式。
    至于邻国国主使臣什么的,带着自家的军队,站在阅兵队伍中呢。
    阅兵当然是武官领衔的。
    最先接受检阅的,是大唐仪仗队。
    李世民很是满意的挥手。
    “大唐仪仗队,即是我大唐的威严与担当。”
    他给出极高的评价。
    看得出来,他对大唐仪仗队的军容英姿,很是赞赏。
    李承乾也含笑看着。
    阅兵是展示军事力量,秀肌肉的时候。
    也是给大唐百姓注入更强的自信心。
    远处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百姓,他们见过这场阅兵大典后,回到当地,不用想都知道会自发宣传的。
    而这就是朝廷想要的效果。
    口口相传,可能会传的很离谱,但大唐军队的力量与形象,只会更加正面。
    “哈哈!”
    “河间郡王这像模像样的,难得正经啊。”
    当前走来的第二个检阅队伍,是李孝恭带领的勋爵宗室人员。
    他跨着战马,昂首挺胸,左手压着佩剑,缓步走来。
    锵!
    他右手拔出佩剑,大喝喊道:“为圣天子贺!”
    “圣天子万年,大唐万年!”
    “圣天子万年,大唐万年!”
    身后的勋爵宗室人员,齐齐爆发出山呼。
    李世民听得眉眼都笑没了,连连点头。
    这个队伍的份量,不是一般的高。
    全部都是有伯爵以上的贵族组成。
    之后是李靖带领的禁军儿郎。
    本来李靖不在接受检阅队伍中的,是李世民钦点的,必须要他上。
    李承乾一直都在怀疑,到底李靖做了什么,让李世民如此惦记的。
    好在领头检阅的,不用徒步,都是骑马。
    否则的话,他严重怀疑,李靖单靠双脚,能不能走完全程。
    “圣天子万年,大唐万年。”
    李靖之后,该是新军队伍,或者是神机卫。
    哪怕是禁军本来也该是在新军与神机卫之后的。
    毕竟,一军一卫的力量,绝对是超越禁军的。
    只是因为禁军拱卫长安代表的意义不同,加上李靖,才让他走的第三位。
    第四位,原定的是神机卫。
    但李承乾却安排,让唐俭率领的指导队伍,派在第四。
    这是着重体现,指导队伍的地位与份量。
    指导队伍,是从各军的指导中挑选的。
    裴行俭这个思想指导出身的封疆大吏,也在其中。
    “圣天子万年,大唐万年!”
    经过承天门城楼,指导队伍脚步铿锵有力,双目火热,喝声山呼。
    “好,好,好。”
    “军中的思想指导,重要作用越发彰显。”
    “我大唐将士,对‘忠君爱民’的指导,忠实贯彻,对我忠心,对大唐百姓爱护。”
    “什么是仁义之师。”
    “朕的大唐天军就是仁义之师。”
    李世民赞不绝口,道:“莒国公的指导队伍,功不可没,是朕的大唐天军,仁义之师不可或缺的一部。”
    其他人也是点头。
    李承乾嘴角扬着笑意。
    唐俭这个在新赛道一路狂奔,首个吃到螃蟹红利的。
    果然不负他所望,把思想指导一事,做的很是成功。
    如今在军中地位是水涨船高。
    直接是大唐所有军队的思想总指导官。
    与当年他落魄,冷落时的境遇是天壤之别。
    李世民说出思想指导是军队不可或缺的一部。
    李承乾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之后的新军队伍与神机卫出场。
    他们带着新式的武器。
    火枪!
    人人扛在肩膀上,然后在领队喊出为圣天子贺时,做出劈枪的动作来。
    那气势,那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让人大为震撼。
    尤其是他们这群儿郎,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
    一股杀气,在承天门油然而生。
    观看的百姓,爆发出尖锐轰鸣的呼啸来。
    “这个动作谁设计的?”
    李世民很是喜欢,不由问道。
    “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李承乾笑道:“我只是让天工院,在火枪口处设计了可装配尖刃的地方。”
    果不其然。
    李世民了然,就他了解,尉迟敬德跟程知节那脑袋,怎么会想的出来。
    “太子啊,你总是会给朕弄些耳目一新的花样来。”
    李承乾暗自撇嘴。
    你就说喜不喜欢嘛。
    后面的队伍,就有点震撼了。
    是由战马拉着一门火炮,组成的火炮队伍。
    这个很有点意思。
    李承乾也不知道天工院怎么想的。
    口径是从小到大,越到后排,口径就越大。
    “阿耶,是我跟天工院说的。”
    李厥举手喊道:“让他们把口径做的越大越好。”
    “后排的火炮,以后就装到战船上。”

本文网址:https://www.ab2016.com/xs/0/211/1000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ab2016.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