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禾2016书坊 > > 父慈子孝 >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世民旧伤暗疾复发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世民旧伤暗疾复发

推荐阅读: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网游:我能无限强化技能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宁锦瑜傅朗白逆袭1990道医独尊老酒很香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史上最强太子爷(又名:极品皇太子)诸天万界: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开始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

    长孙无忌提出来的问题。
    李承乾心里是有数的。
    长孙氏也被清查了的。
    他说这些话,其实就代表了世家大族的想法。
    朝廷要逼我们按照田地缴纳税赋?
    那好啊,我们就来个互相伤害,我不种了,等着他荒废,不是田地,就不用缴纳税赋了。
    这是一种变相给朝廷施压的手段。
    朝廷怎么可能看着那么一大片田地沦为杂草丛生的荒地?
    只是,长孙无忌没想到,太子会给出这样的应对方式来。
    朝廷出钱买地。
    你不种可以,卖给朝廷。
    你不想卖?又不想种?
    任由田地荒废的话,那朝廷可就有话说了。
    给了你选择不要,非要不配合到底。
    朝廷还会给你客气?
    “殿下,朝廷虽然有钱,但买地的话,又给谁耕种呢?”
    “这好像也是无解的。”
    长孙无忌说道。
    “舅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李承乾轻笑道:“没有清查人口的时候,世家大族是不缺人耕种的。”
    “现在清查人口了,也登记造册,没道理这些人口就消失不见了啊。”
    “朝廷买下地后,还怕没人耕种不成?”
    长孙无忌一愣,他瞬间想明白了,这是太子的阳谋。
    李承乾微微笑着。
    开什么玩笑。
    我还没办法治你们了?
    你们能驱使黑户种地,难道朝廷就没办法了?
    朝廷买地,再租给百姓,让百姓给朝廷种地,那是朝廷收入。
    可不像给大族种地,与朝廷无关,他们吃的满嘴流油。
    这是朝廷走大族的路,让大族无路可走。
    地是朝廷的,跟地是大族的,完全两个概念。
    “舅父,舅公的身体如何了?”
    李承乾不再谈论这事,转移话题了。
    舅父你就好好的想想吧。
    想明白就知道怎么做了。
    长孙无忌回过神来,道:“舅父的身体好转了不少,能下地走几步了。”
    “多亏了寿杏侯的妙手回春啊。”
    李承乾高兴道:“那就好,过两日我去看望舅公。”
    “臣到时候陪同殿下去。”
    长孙无忌忧心忡忡的走了,太子给出的办法,真要落实下去,大族真就无路可走了。
    李承乾看着殿外。
    他其实是在逼迫世家大族转型。
    不要再放眼在一亩三分地上了,还有更多赚钱的门道,如春笋般出去。
    你们不去找这些门路,不去发财干什么啊?
    地主终究是地主,他眼下要催生一批朝廷资本与民间资本出来。
    大航海时代,需要这些资本发力,去探寻开拓。
    ……
    李恪在萧瑀下葬后,来东宫拜别李承乾。
    “长乐去地方了。”
    李承乾说道:“她在银行,注定会有所局限的。”
    “有地方的履历,以后进入尚书省也好推动。”
    “我先让她去洛阳待两年,磨砺磨砺。”
    李恪难得露出笑容,道:“长乐吃得了这苦头嘛?”
    “长孙冲也在外,长乐在洛阳。”
    “哥哥让人家夫妻分离,不怕长乐不高兴啊。”
    李承乾失笑道:“长乐心大得很。”
    “不高兴是有点,但也由不得她。”
    “她没那么大的心,就安心待在长安便是。”
    “我可没有逼着她外放的。”
    长乐要为女相,成为大唐的头号女强人。
    那么要经历的可就不少了。
    只当过帝国银行的行长,就想入尚书省,绝对不可能的。
    朝廷答应,李承乾都不放心呢。
    李恪笑了笑,不由同情长乐,也感慨皇室子弟的道路,变得宽阔,大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一切都得益于太子哥哥的信任与心胸。
    若是太子哥哥不为他们背书的话,一个个都别想施展自己的作为跟抱负。
    “五郎在西南如何了?”
    李恪好奇的问道。
    “五郎做的很好,现在不是说西南一地了,是要说南边一片了。”
    李承乾很是满意的说道:“他与杜正伦,侯君集配合,正在谋划整个南方半岛。”
    “那我就期待着,他打通西南跟天竺的通道咯。”
    两人闲聊着,逐渐谈到天竺与李恪本身。
    “天竺,是我答应你的。”
    “后年吧。”
    李承乾道:“后年时机差不多成熟了。”
    “我会奏请,将天竺作为你的封地。”
    “你还是吴王,封地却不在吴地。”
    李恪微微摇头,道:“兄长,你是知道的,我不着急。”
    “不管天竺是不是我的封地,我都会尽心尽力,竭尽所能的治理好,源源不断的为长安提供资源。”
    这是天竺最大的使命。
    要作为养料,为长安输血。
    “你有这个心,我也知道。”
    李承乾眼神温和的望着李恪,道:“但我想说的是。”
    “不改封你的亲王爵位,是想让你记住,不管封地在什么地方,你还是我大唐的吴王。”
    “你的根,你的家,在中原!”
    李恪动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击中了。
    他想要天竺这块封地吗?
    他其实不想的。
    背井离乡,去那万里之外的天竺。
    举目无亲,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真的有点被丢出去的孩子一样。
    他找不到依靠,怕被遗忘的感受。
    但大唐需要他去做,需要他去承担。
    他不得不忍下所有的感受。
    李承乾的话,却让他感到了暖意,感到悸动。
    “臣弟断不敢忘。”
    ……
    李恪走了,去天竺。
    时间也像按下快进键一样,过得飞快。
    贞观二十七年中旬。
    大朝议上,税务部正式提请朝廷,在天下施行田地多寡征收税赋的制度。
    许敬宗拿出新的征收制度条款出来。
    朝堂诸公过目后,太极殿内一片鸦雀无声。
    这征收制度条款,有些是李承乾过目后,做出的补充。
    许敬宗到底是有局限的地方,看不到其他。
    还需要他来查漏补缺的。
    没有多大的议论,李世民早就期盼这一天,当即就恩许了。
    随即,尚书省也拿出针对新征收制度的补充条款。
    既朝廷收购多余,无力耕种的田地。
    这是一套组合拳,就是奔着新征收制度后,可能发生的现象去的。
    李世民当场就同意了。
    太子说的好啊。
    与其烂在世家大族的手里,还不如让朝廷扮演世家大族的角色,把田地租给百姓去耕种。
    基调定下后。
    殿内不少人摇头叹息。
    大家想挣扎,还怎么挣扎,什么后路法子都给你堵了。
    朝议还没结束,大家继续商议着其他事情。
    但就在这时,一个噩耗传来。
    申国公高士廉,在家中病逝。
    李世民悲痛欲绝,中断朝议,当即下诏,以国葬之礼为高士廉操办后事。
    并命李承乾亲自为高士廉治丧。
    “追赠申国公司徒,并州都督,许陪葬与昭陵。”
    “太子带领百官,为申国公议定谥号。”
    李世民泣声说完,掩面离开太极殿。
    贞观二十七年(公元653),七月初八。
    故太子太傅,故尚书省右仆射,翰林院教导大学士,申国公高士廉家中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李承乾望着脚步趔趄,离开的李世民。
    高士廉的病逝,对李世民怕是又一沉重的打击了吧。
    “舅父!”
    长孙无忌跪在高士廉的灵堂前,痛哭悲呼。
    高士廉去世,对长孙无忌的打击同样重大。
    可以说在灵堂,苦的泣不成声,悲伤难制。
    李承乾眼眶也有些湿润。
    高士廉带大的母后,一直感情都极为深。
    自己也没少受到舅公的关爱与照顾。
    如今天人永隔,没有朝中君臣之别,有的是那汹涌澎湃的亲情带来的惆怅与伤感。
    李厥安静的跪在地上,他少有见到阿耶的情绪低落。
    这一次他能感受到阿耶,那种悲伤之感。
    ……
    高士廉的谥号,没有什么波折。
    尚书省丞相外甥,太子外甥孙都看着呢。
    怎么说也是一个美谥。
    最终,给高士廉的谥号是‘献’。
    文献!
    这是对高士廉的一生盖棺定论。
    随着高士廉下葬后,一切又回到平静之中。
    李厥学习完后,还是朝着天工院跑。
    李承乾也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只是,李世民的状态,让他有些担忧。
    “殿下。”
    孙思邈忧心的说道:“陛下体内的暗疾旧伤,最近发作的频繁。”
    “虽然及时给压制缓解了。”
    “可到底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是靠着汤药。”
    李承乾有些沉默。
    李世民的暗疾旧伤,是当年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南征北战遗留下来的。
    这几乎是武将的通病,只要是经过沙场征战的。
    都有这样的暗疾旧伤。
    壮年之时能够靠着身体压住,但到了晚年,就会接连爆发。
    有的一次性爆发,就能把人给带走。
    李世民眼下爆发,就是不好的开端。
    他身体不像以前了。
    以李世民勤政远超无数帝王的程度,没有早早累坏身体。
    这还是李承乾为他分担了许多事务,让孙思邈为李世民调理身体换来的。
    李承乾沉声说道:“我不管你医学院怎么做,必须全力医治,想尽一切办法。”
    “医学院有今天,是离不开陛下支持的。”
    “也是你们回报陛下的时候。”
    孙思邈郑重道:“不用殿下说,医学院上下都明白。”
    “臣会全力而为。”

本文网址:https://www.ab2016.com/xs/0/211/1001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ab2016.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