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饼悬得有点高

推荐阅读: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网游:我能无限强化技能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宁锦瑜傅朗白逆袭1990道医独尊老酒很香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史上最强太子爷(又名:极品皇太子)诸天万界: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开始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

    麻小六的演员角色也定下来了,让他回去等着开机。
    熊的戏份在京市没有,到时候他可以过来当免费义务工。
    京影厂的那些职工包括演员,还是按照规矩一天一块五的补贴,杜雁书现在还没毕业属于无组织人员,又算是制片方直接聘请的,在工资上比其他人沾了点优势,也不过一个月六十M币。
    至于那三场戏的片酬只有十M币,会在一天拍完。
    这年代合拍片就是区别对待。
    那个男主之一的少年陈聪,整部片酬也不过两百M币。
    M国的男主演洛克不完全算新人,之前演过一些小配角,但是片酬却也有两万M币。
    这差距高见立下。
    这还算好的,和港城的合拍片差距更大,《少林寺》大火的男主角不过一天一块人民币的片酬,相比较而言陈聪拿的算是高片酬了。
    帕克没有请名演员,把钱集中花在特效和场景上。
    别看杜雁书和帕克以及巴特聊得很好,但是人家也不会讲情面,预算卡得很死。
    但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帕克倒是给杜雁书画了一个大饼,如果这部片子的票房能达到一个亿以上就给她追加两千M币的酬劳。
    这也是一些制片方对待经常合作的优秀编剧以及导演的一种奖励方式。
    但是这个钱至于能不能拿到就不好说了。
    狡诈的制片方做做账,财大势大的你也没辙,还能为了这两千M币漂洋过海地跑去和他打官司?
    再者,这年代的好莱坞票房,别说一亿M币,就是五六千万都能排进热榜前十。
    这个饼悬得有点高。
    洛克虽然片酬很低,但是背后有演员工会,谈合约的时候还有后续分红。
    M国的大片拍完以后,往后的几年乃至后面N多年都是红利期,只要这部片子继续产生票房,洛克就有分红。
    如果大火,他后面每年拿分红就可以躺赢,工会也会每年从他的分红里拿到分成。
    那两万相当于底薪。
    这种后端分红制只要是有角色有台词的演员都受用。
    杜雁书没有……
    泪一把,合约也是双轨制,区别对待。
    也是八十年代合拍片的骤增,让很多演员以及电影业的工作人员产生了极度的心理变化从而移民。
    能加上这一条超一亿付一次性奖励的合约,已经算帕克仁义了。
    杜雁书已经下定决心从帕克身上多刮点钱,第一次合作,她一个小透明没资格谈条件。
    所以她也希望片子大火。
    一旦片子火了,你等着!
    移民,是没想过的,她的计划是赚M国的钱拍华国的电影。
    帕克等人到了京市又筹备了一个月才正式开机。
    先拍的是洛克刚到京市机场的画面。
    这也是他到了华国以后的第一场戏。
    之前那一小段M国的戏份已经拍完了。
    一个简单的过场戏很简单,但是录音组要收一下机场地勤人员的广播音。
    证明主角已来到华国。
    麻小六是学录音专业的,帕克给他安排到录音组打杂,每个部门都有翻译,他没事还能跟着学点英语。
    要不然帮忙他都不知道该从哪做起。
    第二场戏就是洛克拿着行李出机场坐上出租车进市里。
    这个司机大哥今天是乐疯了,为了拍摄效果摄影师坐在车里让他沿着长安街一直开,拍天安门等等,一遍不行再来第二遍,拍完还给了一块M币的小费。
    虽说现在出租车还没有改制,司机也是拿工资的一族,但是要比普通工人工资高,而且小费都是自己揣兜里了。
    出租车现在倒是放开了,普通人也能坐,但是有几个普通人坐得起?
    那些华侨老外坐出租车有时候找零就不要了,都被他们自己揣腰包了。
    活好的话小费一个月比工资高多了。
    拍完了,司机还能拽几句英语,说个“三克油”之类的。
    第一天拍的就是没什么台词的过场戏。
    第二天拍的都是文戏。
    第三天拍的是一个狭窄胡同华国男主和反派追逐和打斗的戏。
    演反派的是京市武术队的一名教练,为了拍戏效果特意续起了胡子。
    胡同里乱糟糟的,京影厂的外联制片提前联系了胡同的住户,重要的东西拿到院子里,外面的棚子之类的如有损坏会按照三倍的价格赔偿。
    住户们一听三倍赔偿?
    还有这好事?
    能放在院子外的能是啥好东西?
    有的恨不得主动邀请到自己家门口拍摄。
    人家老外也不傻,场景道具的工作人员和武术指导商议过后留下一些棚子之类的,又自己购买了一些瓦瓦罐罐。
    因为扰民,不管损没损坏,每家每天发三块钱。
    本来帕克要把公安到来这段删掉,杜雁书没同意。
    打的这么激烈没人报告公安不可能。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可不是只看热闹的。
    你当港城片里的事后警察呢?
    这也不是M国,大街上拿枪就把人突突了。
    不符合华国的现实情况。
    最后改为公安赶来的时候俩人打出胡同跑了。
    第一天就是套招,设计武打动作,一步步演练。
    后面几天是正式拍。
    这场戏剧里大概四五分钟的戏,第一副导演安排计划的时候给了三天,但是钱爷要了五天时间。
    影片里一场精彩的打戏看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很可能要拍好几天才能完成,甚至一个月、两三个月。
    剧本里杜雁书只写了一句话,“两人打得不可开交。”
    第一天不实拍,很多工作人员都不需要到现场,杜雁书肯定是要跟着的。
    未来几年武打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港城红火,内地一样红火。
    但是内地的制片厂请不起港城的武术指导,都是自己琢磨着拍,很多动作看起来比较生硬,只讲究套路。
    像是港城六十年代的武打片。
    拍到少年被反叛一掌打飞的画面,替身上场,对方的手掌一挨上,替身就借助自身后仰的力量,脚一蹬地像风筝一样飞起又重重地落在地上,那声闷响听着就疼。
    但是替身眉头都不皱一下,迅速爬起,再换少年躺在地上捂着胸口。
    京影厂的职工是第一次看港城武打片的拍摄,那些老外也是第一次看。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真拼命啊!

本文网址:https://www.ab2016.com/xs/0/719/3162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ab2016.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