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谆谆教诲
推荐阅读: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网游:我能无限强化技能、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宁锦瑜傅朗白、逆袭1990、道医独尊老酒很香、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史上最强太子爷(又名:极品皇太子)、诸天万界:从微微一笑很倾城开始、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
语言与文字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技能,不用教,浸浴其中一年半载,功自成。头脑稍稍迟钝一些的,三年五载也能学成。
怪人谷内有个丹青子,藏卷数万册,叶馗在其硕大无朋的书房内宅了大半年,基本的读写算是掌握了。往后几年时间,叶馗将世面上能买到的武功典籍一册不留全部翻了个遍,有的一遍就通,有的书页翻烂了依旧是一窍不通。
一转眼又过了四年,当年乳臭未干的愣头小子已窜成了血气方刚的青年。随着阅读量和见识的增加,叶馗对功夫的理解也是一天比一天透彻,曾以为骇世绝伦的拳法,目今看来完全不值得一提。
他看的越多,对其他门派的武艺越是看不上眼。不知是离群索居的日子过的久了,还是天性孤傲,忽一日,叶馗突然宣布要自创武功,自成一派。
独眼老太不置可否,只是淡淡说了句:“自己做的决定,无论成败,自己负责到底就好。”又道:“每一代黄泉摆渡人都有一套独一无二的黄泉剑法,你拿了黄泉剑,也该有套自己的剑法。”
叶馗依旧保持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一天吃完早饭,照例到兵冢闲荡。
兵冢深藏秦岭之中,幅员广阔,叶馗在此生活了八年,尚未走遍每个角落。近两年,他主要盘桓在其中最大的一座的山谷周边,只因谷内暗藏的兵刃不知凡几,来此寻宝的人自然也是最多。
如今随着他的眼界越来越高,能入他眼的对垒也是越来越少。今日山谷内没什么动静,他沿着翠岭一步步往深处走去。
兵冢之内,险象环生,越往中心腹地,危险系数就越高。危险不光来自于人,错综复杂的山道、嗜血的蚊虫、生锈的刀剑、弥漫的毒瘴尸气等等等等,随便哪一样,都能置人于死地。
途中,不时能见到剥皮村的村民手执铁钳在底下游荡,山里人对死看得比生还重,周近看不惯的乡民专门有个外号送给他们,叫他们剥皮鼠。
剥皮鼠们基本没甚么武功,是以多数都是在夜里出来行动,白天出来的属年轻气壮不怕死的。
兵冢内还有一类人,与面目可憎的剥皮鼠不同,他们深受江湖中人称许,不论是是正派中人还是旁门左道。他们是兵冢的搬运工,俗称“驮夫”,顾名思义,是将散落在中原各地的武器搬运回兵冢的一群人。
驮夫多是由聋哑人自发组织担当,并没有任何报酬,江湖中人为了保留兵冢这块圣地,一般只要路上碰见了,有余钱的都会给两个余钱,钱资不富裕的就给口吃的。倘若有贼寇胆敢在驮夫回程途中实施抢劫,但凡见者,都会群起而攻之。即便当时让贼人得手逃脱了,一般也决难幸免,因为驮夫有百晓城的庇护。百晓城不仅会主动提供劫匪的相关信息,还会帮忙追杀相关人等。
这些武林之中不成文的规矩,是初涉江湖的新人必须要了解的常识。
随着山势转过了两道弯,行了五六里的模样,叶馗见到了今天第一场值得一观的争斗。两拨总共五个人,一方是孪生三姐妹,另一方是一对师兄弟,斗得正激烈。看情状,好似是为了一柄镶金嵌玉的匕首。
剥皮鼠们虽然贪财,但绝对不会去碰兵冢内的任何器械,即便是锈成渣的废铜烂铁,也不敢往家捞,因为一旦被发现,全村都要遭殃,这是来自于各路人士的警告。
关于兵冢,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任何人都不允许对兵冢内的兵刃进行买卖和交易,只是这条难以监督,只能靠个人自觉性了。
底下五人打的难分难解,叶馗看了几个回合,发觉不过平平,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范畴。正当他踌躇着要不要再往里走时,底下金铁交鸣声突然戛然而止,跟着一人喝道:“兀那杂毛,鬼鬼祟祟地在那做什么?”
“这厮一看就是只剥皮鼠,在等我们自相残杀后,好拨我们的皮。”
“妈的,早就听说过这群狗娘养的,没想到今天真碰上了,我倒要瞧瞧到底是谁拨谁的皮。”
叶馗不过走了个神,底下五人就冲了上来,见他们针对的明显是自己,忙解释道:“你们认错人了,我不是剥皮鼠。”以往他在高处观摩时,都是伏在岩石树丛之类的障碍物之后,即便是走霉运的时候,暴露了行踪,对方见他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一般都不会放在心上。近来由于进步奇速,不禁有些志骄意满,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从前谨慎精细。
那几人冷哼一声,完全没听进耳中。不过是在片刻前,五个人还为了柄匕首刀剑相向,这会儿竟然摒弃了嫌隙,合伙来讨杀叶馗,速度最快的已经冲到了眼前。
叶馗连着几个后跃,奈何此时的他内力浅薄,那一点轻身功夫尚不足以助他脱身。这些年来,除了四年前打了龅牙仔一拳,他还从未与人动过手。更何况,眼下情境与四年前完全是两种形势,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叶馗一边解释,一边利用怪树乱石来做闪避,可无论他如何解释,换来的只是冰冷的刀剑。
五人各守一方,将叶馗围在中心。叶馗无路可走,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住在原地转圈。
其中一个男的笑道:“三位姐姐,咱们打个赌如何?谁杀了这只剥皮鼠,那把金匕首就归谁。”三姐妹齐声答应道:“赌就赌,怕了你们不成。”
五人嬉笑着,分头并进,犹如一张收拢的渔网。眼看避无可避,叶馗也不再浪费口水,唰的一声,黄泉剑出鞘,竭力稳住气息道:“别过来,否则……否则……”
三姐妹中年纪最长的那个“咦”的一声,随即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没可能的。”
站在西侧的小胡子轻笑道:“师弟瞧瞧,小耗子也想关公面前耍大刀。”那个年轻的后生笑了笑,道:“三位姐姐,请。”三姐妹道:“用不着你们让,要上就一齐上。”娇喝一声,三女挺剑同时杀上。
小胡子师兄弟不甘落后,亮出各自兵刃,左右分进。
五路齐来,哪里挡得住,叶馗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快蹦出胸膛来了,一时间,只想抱头认命。
蓦地里,头顶传下“啾啾嘎嘎”的嘈杂声音,原来是两只兀鹫盘桓上空。
叶馗冷不丁打了个激灵,右脚慌不迭踏上树根间的一块怪石,借势向上一纵,紧跟着在枝头一攀,顺利上到了老树枝头,勉强躲过了第一轮的攻击。
一女笑道:“哟,小老鼠倒蛮机灵的。”说话间,袖口飞出一条丝带,卷住了树枝,也跟着飞了上来。小胡子纵声道:“听过猴子上树,还没听过耗子上树,给我下来。”刀光一闪,喀喇喇一声,树枝齐根斩断。
眼看又要陷入包围圈内,叶馗心念飞转,想着一味的躲闪抵御总不是办法,眼下情状,只有力求速战,打他们个出其不意,再趁乱脱身。
不待树枝落地,叶馗黄泉剑圈转,连舞了几个剑花,全部对准了小胡子的师弟。
那后生立在树下,蓄势待发,正要来个猛虎扑食,一时间,碎叶木屑扑面,骂了句:“小杂种。”左手挡住脸面,退了两步。
叶馗看准时机,一跃而下,黄泉剑直抵他要害。不想双脚刚触地,背后一声冷笑,道:“小耗子想浑水摸鱼,嘿嘿,天真,天真。”声到人到,镔铁钩刀斜砍叶馗后背,想要来个围魏救赵。
就在这时,从旁霍地闪出一道冷光,三姝不甘落后,老二率先赶到,调笑道:“鼠死谁手,犹未可知。”剑尖同样对准叶馗背心。
叶馗一动上手,躁动的心绪反而平静了下来,一招一式想的清清楚楚。待身后劲风袭到,猛地屈膝后仰,来了一个“铁板桥”,不仅躲过了两个敌手的钩刀长剑,黄泉剑起落间,两人也因此挂彩,一在肋下,一在手臂。其中小胡子受伤颇重,伤口处鲜血长流,若不是他及时反应,此刻多半已经到阴曹地府报到去了。
小胡子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伤在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瘪三手上,咬牙骂道:“小杂种,看我弄不死你。”口中谩骂,身子却站不起来,倚着钩刀,龇牙咧嘴连吸冷气。
三姝同样怒不可遏,长剑挺在胸前,全身戒备,气闷的同时又诧异不止,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何以运剑出招如此利落。
叶馗一招得手,并没有趁隙逃走,此时的心境与先前已然大不相同。动手前,他是惶栗不可名状;真动上手了,反而有些兴奋,旗开得胜的喜悦更是大增自信。这时他心中的想法已转变成:利用此次机会,来查验自己的武功进境。
叶馗傲然而立,黄泉剑斜摆,那意思是说:“你们几个有本事再来。”
一姝叫道:“你那是什么剑法?”
叶馗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刚才伤人的这一剑,走的是出其不意,剑招其实平平,是他即兴之作,事先并没操练过。
叶馗的自学之路并不顺畅,初时连进展缓慢都说不上,真的是原地踏步,脑海中的困惑反而是越积越多,直过了两三年,才逐渐有些起色,但也是磕磕碰碰,进三步、退两步的状况持续了几年。
直到最近一年,进展才忽然提速,对武学的认知,每一天都在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之前创下的心法和剑法,这会儿看来,完全不屑一顾。目前能入他法眼的,也就零星的三招两式而已。
小胡子的师弟忙着给他师兄包扎伤口,分不出神来对付叶馗。三姐妹凑在一块儿,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叶馗只听得只言片语,好似要回去请她们的长辈来。
果不其然,三姝道:“臭小子,有本事别走,待我们回去歇息片刻后,再回来跟你打。”小胡子师兄弟俩早打起了退堂鼓,三姝一去,也紧跟着走了。
叶馗纵然得意,亦有自知之明,心想救兵一来,敌我人数更加悬殊,考察武功进境,往后有的是机会。
接下来数个月,黄泉剑又出鞘了五六回,全是胜利而归。不知是青春期的躁动,抑或是自我感觉实在太过良好,叶馗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这一天,他早早回到住所,先把午饭做好了,见婆婆在草堂下静坐,没敢去打扰。吃过饭后,他也不去剑冢了,在草堂外静静等候。
直至暮色四合,仍不见婆婆醒来,叶馗有些坐不住了,以往婆婆虽然也有过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只静坐的时候,可都是选择在无人打扰的静舍之中。
叶馗越发觉得不对劲,走进草庐,想着大不了给婆婆斥责一顿,轻轻唤道:“婆婆?婆婆?”
独眼老太纹丝不动,叶馗心头一突,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颤,一股不详的预感漫浸全身,刹那间好似连空气都凝止住了流动。他连着吸了两口大气,抖抖索索伸出食指,去探婆婆的鼻息。
手指感觉不到任何的气息,叶馗脑袋嗡嗡作响,一时天旋地转。婆婆待他固然严厉,但他知道那全是为了他好,他早将婆婆当作了世上唯一的亲人。
叶馗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双手搭住婆婆的肩头来回地摇晃,一面哭喊道:“婆婆,婆婆……”
蓦地里,独眼老太睁开了双眼,斥道:“大呼小叫的做什么!”叶馗一怔,只道是在做梦,揉了揉眼睛,见婆婆当真好端端的,登时转悲为喜,连声道:“婆婆你没死,婆婆你没死……”
独眼老太道:“婆婆不过眯了会儿眼。”见叶馗泪光莹然,叹了一声道:“傻孩子,天地之间,谁人无死,婆婆活了两个甲子,早已活够本啦。”缓缓站起身道:“跟我来。”
独眼老太出得草堂,径往山后去。叶馗不明所以,在后紧紧跟着。
斜阳在吐出最后一丝光芒后,坠入了远山的怀抱,临走时还不忘顺手拉起夜幕。夜色刚刚将苍穹染上一层黑,明亮的大圆盘子幽幽地从东边天际爬了上来。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独眼老太道:“就是这了。”
明月当空,犹似白昼,叶馗环顾四周,除了山还是山,实在看不出有何特别。
独眼老太缓步走到一座天然的山洞前,道:“打明儿起,你把这山洞稍稍修葺一番,往里再拓深个一丈左右,顺便将这些荆棘乱石一并收拾干净了。”叶馗紧了紧眉头,不知婆婆要修葺这山洞做啥,问道:“婆婆,你是要酿酒么?”除了酿酒,他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独眼老太道:“酿什么酒,这是婆婆日后的居宅。”叶馗更加不明白了,前面通畅明亮的园庐不住,非要来住这狭仄的山洞,刚开了个口,独眼老太道:“让你做就是了,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两人回到山腰的住所,独眼老太道:“早前,你是不是有话跟婆婆说?”
叶馗本来想自己功夫练成,打算与婆婆作别,出去寻仇,但经历了刚才草堂这一出,他是不敢再提了。
叶馗摇头道:“没有。”独眼老太脸一沉,道:“小子,你该知道婆婆最讨厌撒谎了,有什么话就直说,藏着掖着作什么?”叶馗见蒙混不过,只能将先前的打算说了。
独眼老太笑了笑,道:“大功告成?你还远着哩。”跟着道:“你去灶头间,把菜刀拿来。”叶馗不明意味,但还是依言将菜刀取来了。
独眼老太道:“你曾说过,其中一个蒙面人仅凭一颗石子就打碎了你爹给你的匕首,有没有这回事?”叶馗点头道:“有。”独眼老太道:“咱屋里没有匕首,你就拿这把菜刀试手吧。”
叶馗恍然,到屋外挑了颗石子,在距离菜刀四五丈外站定,深提一口气,劲透五指,猛地弹出。
但听得“铛”的一声响,石屑纷飞,烟尘过后,只见菜刀断为三片。
叶馗见了,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忧,询问道:“婆婆,怎么样?”从他语气听来,喜色还是占了大头。独眼老太摇头道:“差远哩。”说着伸出食指,在其中两瓣菜刀上分别弹了一指。
第一指下去,半截菜刀再次一分为二,独眼老太道:“这是蛮力。”第二指弹过,另外半截菜刀登时化为碎屑,说道:“这才是内力。”
叶馗不甘心,道:“我再来一次。”独眼老太道:“没用的,眼下你内力一来不纯,二来不深,再怎么发劲,也是徒然。”
叶馗颓然坐倒,心里头不是一般的沮丧。
独眼老天缓步走到书案前,那是张榆木案子,是叶馗在两年前亲手伐木做成的,歪歪绕绕,只能勉强凑合着用。书案上一叠书,除了市面上买来的武学典籍,其他花样也不少,琴棋书画、山医命相卜,每个类型都有个一两本。
独眼老太道:“涉猎广泛固然是好,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迷失在其中。不过呢,多绕点弯路也是好的,古人有云:最快的捷径就是走弯路。”叶馗不解,走弯路怎么可能是捷径呢。
独眼老太一眼即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含笑道:“待你开窍后,自然会明白的。”
叶馗心不在焉点了点头,数月积累下来的信心,在片刻间土崩瓦解,消散的无影无踪。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好渺小好无力,仿佛又回到了八岁生日那一天。
独眼老太道:“你也不用灰心,内功不同于外功,更注重意和神,摸不着,看不见,全凭自我体会,走岔一步,就有可能神形俱毁,更何况你全都是靠自己摸索,起步慢一点是正常的,急于求成才是大忌,你要好好记住。”叶馗听了,心中稍稍宽慰了些。
第二天一早,叶馗就去怪人谷铁匠铺打了几件开山凿石的工具。他年轻力盛,不出半旬,便把山洞拓张好了。再依照婆婆的指示,请来匠师将石壁和地面打磨光滑,跟着又打了石板床、石椅等常用家生。
一个月后,终于整顿完毕。
独眼老太不知从哪找来了一块庞然巨石,若不是亲眼所见,叶馗绝不相信世上有人身怀如此神力。
独眼老太道:“小子,去做饭吧,做好了直接端上来,婆婆不下去了。”
叶馗本以为婆婆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真要在这山洞住下,看了眼那巨石,心道:“乖乖隆滴咚,这么大个家伙来做大门用,我是肯定举不动,不知道推不推的动。”一边思量,一边往回走。
叶馗忙活了半个时辰,再上山时,山洞已然合上,更令他诧异的是,怪人谷几位前辈不知何时也全来了,盘膝坐在山洞前,吃喝谈笑,其中牙伯更是吹拉弹奏,过新年一般。
叶馗纳了闷了,婆婆与怪人谷交情并不深,平素基本无往来,今天怎么不请自来了?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莫非他们是要对婆婆不利?”可观看眼前情景,似乎又不像,一念沉落一念又起:“莫非婆婆已然遭害,所以他们对酒高歌庆祝。”
思疑间,牙伯一曲奏毕。
丹青子道:“长命婆婆,我们知道你老人家喜欢清静,本不该来骚扰的,可自打从匠师那听说了,我们几个心里就像是打翻了调味罐——五味杂陈,今天厚着脸皮无论如何都要来送你老人家最后一程。”
叶馗尚未弄清丹青子最后一句的含义,山洞内婆婆“嗯”了一声,问道:“牙伯,你的《冬之曲》作成了吗?”牙伯见问,羞愧满面,摇头道:“让长命婆婆失望了。”
独眼老太没作表态,缓声说道:“你们几个的心意,老太婆领了,都回去吧。”
待丹青子几人去后,独眼老太道:“小子,来了怎么不吭一声?”叶馗一直在揣摩适才的对话,听婆婆召唤,忙上前道:“婆婆,你把石头挪开。”又急着问道:“刚才丹青子说‘最后一程’是什么意思?”
独眼老太道:“是时候到对面世界报道去啦。”叶馗尽管已猜到了两分,可亲耳听到,依旧是悲伤难抑,哽咽道:“婆婆,你明明好好的,为什么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独眼老太忽然大声叱道:“大男人哭哭啼啼的算什么样,婆婆活了两个甲子,无病无痛,逍遥自在,人家都为婆婆高兴,你却要大放悲声,是不想婆婆清清静静地走吗?”叶馗忙道:“不是的,婆婆,我……”
独眼老太温言道:“人生在世,谁无一死,你跟了婆婆这么多年,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叶馗道:“我懂,可是……”
独眼老太道:“生未必是福,死未必是哀。你若有心,隔个三年五载,回来看看婆婆,婆婆就心满意足了。”叶馗脱口而出道:“只要婆婆喜欢,我天天来陪你说话。”
独眼老太喝道:“混账,男儿志在四方,天天来,你不烦,我还烦呢。”又道:“人生在世,要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任,以后再说胡话,小心婆婆敲你,记住没有?”叶馗道:“记住了。”
独眼老太谆谆教导道:“我们生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踏地,首先要做个真人。你以后闯荡江湖,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他们会用所谓的道德礼法来绑架你,花言巧语来动摇你,别忘了自己的初心。世人口中的善恶正邪时时刻刻都在变动,根据各自立场的变化而变化,那是无能之徒为自己争取利益、目光短浅之辈为求自己心安的漂亮说辞,不可信。真正的是非曲直,你自己心中有杆秤就行了。”缓了一缓,最后道:“至于婆婆的话呢,也别全当成真理,你自己的人生还得自己去活。嗯,婆婆累了,你回去吧。”
怪人谷内有个丹青子,藏卷数万册,叶馗在其硕大无朋的书房内宅了大半年,基本的读写算是掌握了。往后几年时间,叶馗将世面上能买到的武功典籍一册不留全部翻了个遍,有的一遍就通,有的书页翻烂了依旧是一窍不通。
一转眼又过了四年,当年乳臭未干的愣头小子已窜成了血气方刚的青年。随着阅读量和见识的增加,叶馗对功夫的理解也是一天比一天透彻,曾以为骇世绝伦的拳法,目今看来完全不值得一提。
他看的越多,对其他门派的武艺越是看不上眼。不知是离群索居的日子过的久了,还是天性孤傲,忽一日,叶馗突然宣布要自创武功,自成一派。
独眼老太不置可否,只是淡淡说了句:“自己做的决定,无论成败,自己负责到底就好。”又道:“每一代黄泉摆渡人都有一套独一无二的黄泉剑法,你拿了黄泉剑,也该有套自己的剑法。”
叶馗依旧保持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一天吃完早饭,照例到兵冢闲荡。
兵冢深藏秦岭之中,幅员广阔,叶馗在此生活了八年,尚未走遍每个角落。近两年,他主要盘桓在其中最大的一座的山谷周边,只因谷内暗藏的兵刃不知凡几,来此寻宝的人自然也是最多。
如今随着他的眼界越来越高,能入他眼的对垒也是越来越少。今日山谷内没什么动静,他沿着翠岭一步步往深处走去。
兵冢之内,险象环生,越往中心腹地,危险系数就越高。危险不光来自于人,错综复杂的山道、嗜血的蚊虫、生锈的刀剑、弥漫的毒瘴尸气等等等等,随便哪一样,都能置人于死地。
途中,不时能见到剥皮村的村民手执铁钳在底下游荡,山里人对死看得比生还重,周近看不惯的乡民专门有个外号送给他们,叫他们剥皮鼠。
剥皮鼠们基本没甚么武功,是以多数都是在夜里出来行动,白天出来的属年轻气壮不怕死的。
兵冢内还有一类人,与面目可憎的剥皮鼠不同,他们深受江湖中人称许,不论是是正派中人还是旁门左道。他们是兵冢的搬运工,俗称“驮夫”,顾名思义,是将散落在中原各地的武器搬运回兵冢的一群人。
驮夫多是由聋哑人自发组织担当,并没有任何报酬,江湖中人为了保留兵冢这块圣地,一般只要路上碰见了,有余钱的都会给两个余钱,钱资不富裕的就给口吃的。倘若有贼寇胆敢在驮夫回程途中实施抢劫,但凡见者,都会群起而攻之。即便当时让贼人得手逃脱了,一般也决难幸免,因为驮夫有百晓城的庇护。百晓城不仅会主动提供劫匪的相关信息,还会帮忙追杀相关人等。
这些武林之中不成文的规矩,是初涉江湖的新人必须要了解的常识。
随着山势转过了两道弯,行了五六里的模样,叶馗见到了今天第一场值得一观的争斗。两拨总共五个人,一方是孪生三姐妹,另一方是一对师兄弟,斗得正激烈。看情状,好似是为了一柄镶金嵌玉的匕首。
剥皮鼠们虽然贪财,但绝对不会去碰兵冢内的任何器械,即便是锈成渣的废铜烂铁,也不敢往家捞,因为一旦被发现,全村都要遭殃,这是来自于各路人士的警告。
关于兵冢,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任何人都不允许对兵冢内的兵刃进行买卖和交易,只是这条难以监督,只能靠个人自觉性了。
底下五人打的难分难解,叶馗看了几个回合,发觉不过平平,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范畴。正当他踌躇着要不要再往里走时,底下金铁交鸣声突然戛然而止,跟着一人喝道:“兀那杂毛,鬼鬼祟祟地在那做什么?”
“这厮一看就是只剥皮鼠,在等我们自相残杀后,好拨我们的皮。”
“妈的,早就听说过这群狗娘养的,没想到今天真碰上了,我倒要瞧瞧到底是谁拨谁的皮。”
叶馗不过走了个神,底下五人就冲了上来,见他们针对的明显是自己,忙解释道:“你们认错人了,我不是剥皮鼠。”以往他在高处观摩时,都是伏在岩石树丛之类的障碍物之后,即便是走霉运的时候,暴露了行踪,对方见他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一般都不会放在心上。近来由于进步奇速,不禁有些志骄意满,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从前谨慎精细。
那几人冷哼一声,完全没听进耳中。不过是在片刻前,五个人还为了柄匕首刀剑相向,这会儿竟然摒弃了嫌隙,合伙来讨杀叶馗,速度最快的已经冲到了眼前。
叶馗连着几个后跃,奈何此时的他内力浅薄,那一点轻身功夫尚不足以助他脱身。这些年来,除了四年前打了龅牙仔一拳,他还从未与人动过手。更何况,眼下情境与四年前完全是两种形势,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叶馗一边解释,一边利用怪树乱石来做闪避,可无论他如何解释,换来的只是冰冷的刀剑。
五人各守一方,将叶馗围在中心。叶馗无路可走,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住在原地转圈。
其中一个男的笑道:“三位姐姐,咱们打个赌如何?谁杀了这只剥皮鼠,那把金匕首就归谁。”三姐妹齐声答应道:“赌就赌,怕了你们不成。”
五人嬉笑着,分头并进,犹如一张收拢的渔网。眼看避无可避,叶馗也不再浪费口水,唰的一声,黄泉剑出鞘,竭力稳住气息道:“别过来,否则……否则……”
三姐妹中年纪最长的那个“咦”的一声,随即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没可能的。”
站在西侧的小胡子轻笑道:“师弟瞧瞧,小耗子也想关公面前耍大刀。”那个年轻的后生笑了笑,道:“三位姐姐,请。”三姐妹道:“用不着你们让,要上就一齐上。”娇喝一声,三女挺剑同时杀上。
小胡子师兄弟不甘落后,亮出各自兵刃,左右分进。
五路齐来,哪里挡得住,叶馗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快蹦出胸膛来了,一时间,只想抱头认命。
蓦地里,头顶传下“啾啾嘎嘎”的嘈杂声音,原来是两只兀鹫盘桓上空。
叶馗冷不丁打了个激灵,右脚慌不迭踏上树根间的一块怪石,借势向上一纵,紧跟着在枝头一攀,顺利上到了老树枝头,勉强躲过了第一轮的攻击。
一女笑道:“哟,小老鼠倒蛮机灵的。”说话间,袖口飞出一条丝带,卷住了树枝,也跟着飞了上来。小胡子纵声道:“听过猴子上树,还没听过耗子上树,给我下来。”刀光一闪,喀喇喇一声,树枝齐根斩断。
眼看又要陷入包围圈内,叶馗心念飞转,想着一味的躲闪抵御总不是办法,眼下情状,只有力求速战,打他们个出其不意,再趁乱脱身。
不待树枝落地,叶馗黄泉剑圈转,连舞了几个剑花,全部对准了小胡子的师弟。
那后生立在树下,蓄势待发,正要来个猛虎扑食,一时间,碎叶木屑扑面,骂了句:“小杂种。”左手挡住脸面,退了两步。
叶馗看准时机,一跃而下,黄泉剑直抵他要害。不想双脚刚触地,背后一声冷笑,道:“小耗子想浑水摸鱼,嘿嘿,天真,天真。”声到人到,镔铁钩刀斜砍叶馗后背,想要来个围魏救赵。
就在这时,从旁霍地闪出一道冷光,三姝不甘落后,老二率先赶到,调笑道:“鼠死谁手,犹未可知。”剑尖同样对准叶馗背心。
叶馗一动上手,躁动的心绪反而平静了下来,一招一式想的清清楚楚。待身后劲风袭到,猛地屈膝后仰,来了一个“铁板桥”,不仅躲过了两个敌手的钩刀长剑,黄泉剑起落间,两人也因此挂彩,一在肋下,一在手臂。其中小胡子受伤颇重,伤口处鲜血长流,若不是他及时反应,此刻多半已经到阴曹地府报到去了。
小胡子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伤在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瘪三手上,咬牙骂道:“小杂种,看我弄不死你。”口中谩骂,身子却站不起来,倚着钩刀,龇牙咧嘴连吸冷气。
三姝同样怒不可遏,长剑挺在胸前,全身戒备,气闷的同时又诧异不止,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何以运剑出招如此利落。
叶馗一招得手,并没有趁隙逃走,此时的心境与先前已然大不相同。动手前,他是惶栗不可名状;真动上手了,反而有些兴奋,旗开得胜的喜悦更是大增自信。这时他心中的想法已转变成:利用此次机会,来查验自己的武功进境。
叶馗傲然而立,黄泉剑斜摆,那意思是说:“你们几个有本事再来。”
一姝叫道:“你那是什么剑法?”
叶馗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刚才伤人的这一剑,走的是出其不意,剑招其实平平,是他即兴之作,事先并没操练过。
叶馗的自学之路并不顺畅,初时连进展缓慢都说不上,真的是原地踏步,脑海中的困惑反而是越积越多,直过了两三年,才逐渐有些起色,但也是磕磕碰碰,进三步、退两步的状况持续了几年。
直到最近一年,进展才忽然提速,对武学的认知,每一天都在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之前创下的心法和剑法,这会儿看来,完全不屑一顾。目前能入他法眼的,也就零星的三招两式而已。
小胡子的师弟忙着给他师兄包扎伤口,分不出神来对付叶馗。三姐妹凑在一块儿,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叶馗只听得只言片语,好似要回去请她们的长辈来。
果不其然,三姝道:“臭小子,有本事别走,待我们回去歇息片刻后,再回来跟你打。”小胡子师兄弟俩早打起了退堂鼓,三姝一去,也紧跟着走了。
叶馗纵然得意,亦有自知之明,心想救兵一来,敌我人数更加悬殊,考察武功进境,往后有的是机会。
接下来数个月,黄泉剑又出鞘了五六回,全是胜利而归。不知是青春期的躁动,抑或是自我感觉实在太过良好,叶馗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这一天,他早早回到住所,先把午饭做好了,见婆婆在草堂下静坐,没敢去打扰。吃过饭后,他也不去剑冢了,在草堂外静静等候。
直至暮色四合,仍不见婆婆醒来,叶馗有些坐不住了,以往婆婆虽然也有过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只静坐的时候,可都是选择在无人打扰的静舍之中。
叶馗越发觉得不对劲,走进草庐,想着大不了给婆婆斥责一顿,轻轻唤道:“婆婆?婆婆?”
独眼老太纹丝不动,叶馗心头一突,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颤,一股不详的预感漫浸全身,刹那间好似连空气都凝止住了流动。他连着吸了两口大气,抖抖索索伸出食指,去探婆婆的鼻息。
手指感觉不到任何的气息,叶馗脑袋嗡嗡作响,一时天旋地转。婆婆待他固然严厉,但他知道那全是为了他好,他早将婆婆当作了世上唯一的亲人。
叶馗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双手搭住婆婆的肩头来回地摇晃,一面哭喊道:“婆婆,婆婆……”
蓦地里,独眼老太睁开了双眼,斥道:“大呼小叫的做什么!”叶馗一怔,只道是在做梦,揉了揉眼睛,见婆婆当真好端端的,登时转悲为喜,连声道:“婆婆你没死,婆婆你没死……”
独眼老太道:“婆婆不过眯了会儿眼。”见叶馗泪光莹然,叹了一声道:“傻孩子,天地之间,谁人无死,婆婆活了两个甲子,早已活够本啦。”缓缓站起身道:“跟我来。”
独眼老太出得草堂,径往山后去。叶馗不明所以,在后紧紧跟着。
斜阳在吐出最后一丝光芒后,坠入了远山的怀抱,临走时还不忘顺手拉起夜幕。夜色刚刚将苍穹染上一层黑,明亮的大圆盘子幽幽地从东边天际爬了上来。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独眼老太道:“就是这了。”
明月当空,犹似白昼,叶馗环顾四周,除了山还是山,实在看不出有何特别。
独眼老太缓步走到一座天然的山洞前,道:“打明儿起,你把这山洞稍稍修葺一番,往里再拓深个一丈左右,顺便将这些荆棘乱石一并收拾干净了。”叶馗紧了紧眉头,不知婆婆要修葺这山洞做啥,问道:“婆婆,你是要酿酒么?”除了酿酒,他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独眼老太道:“酿什么酒,这是婆婆日后的居宅。”叶馗更加不明白了,前面通畅明亮的园庐不住,非要来住这狭仄的山洞,刚开了个口,独眼老太道:“让你做就是了,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两人回到山腰的住所,独眼老太道:“早前,你是不是有话跟婆婆说?”
叶馗本来想自己功夫练成,打算与婆婆作别,出去寻仇,但经历了刚才草堂这一出,他是不敢再提了。
叶馗摇头道:“没有。”独眼老太脸一沉,道:“小子,你该知道婆婆最讨厌撒谎了,有什么话就直说,藏着掖着作什么?”叶馗见蒙混不过,只能将先前的打算说了。
独眼老太笑了笑,道:“大功告成?你还远着哩。”跟着道:“你去灶头间,把菜刀拿来。”叶馗不明意味,但还是依言将菜刀取来了。
独眼老太道:“你曾说过,其中一个蒙面人仅凭一颗石子就打碎了你爹给你的匕首,有没有这回事?”叶馗点头道:“有。”独眼老太道:“咱屋里没有匕首,你就拿这把菜刀试手吧。”
叶馗恍然,到屋外挑了颗石子,在距离菜刀四五丈外站定,深提一口气,劲透五指,猛地弹出。
但听得“铛”的一声响,石屑纷飞,烟尘过后,只见菜刀断为三片。
叶馗见了,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忧,询问道:“婆婆,怎么样?”从他语气听来,喜色还是占了大头。独眼老太摇头道:“差远哩。”说着伸出食指,在其中两瓣菜刀上分别弹了一指。
第一指下去,半截菜刀再次一分为二,独眼老太道:“这是蛮力。”第二指弹过,另外半截菜刀登时化为碎屑,说道:“这才是内力。”
叶馗不甘心,道:“我再来一次。”独眼老太道:“没用的,眼下你内力一来不纯,二来不深,再怎么发劲,也是徒然。”
叶馗颓然坐倒,心里头不是一般的沮丧。
独眼老天缓步走到书案前,那是张榆木案子,是叶馗在两年前亲手伐木做成的,歪歪绕绕,只能勉强凑合着用。书案上一叠书,除了市面上买来的武学典籍,其他花样也不少,琴棋书画、山医命相卜,每个类型都有个一两本。
独眼老太道:“涉猎广泛固然是好,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迷失在其中。不过呢,多绕点弯路也是好的,古人有云:最快的捷径就是走弯路。”叶馗不解,走弯路怎么可能是捷径呢。
独眼老太一眼即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含笑道:“待你开窍后,自然会明白的。”
叶馗心不在焉点了点头,数月积累下来的信心,在片刻间土崩瓦解,消散的无影无踪。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好渺小好无力,仿佛又回到了八岁生日那一天。
独眼老太道:“你也不用灰心,内功不同于外功,更注重意和神,摸不着,看不见,全凭自我体会,走岔一步,就有可能神形俱毁,更何况你全都是靠自己摸索,起步慢一点是正常的,急于求成才是大忌,你要好好记住。”叶馗听了,心中稍稍宽慰了些。
第二天一早,叶馗就去怪人谷铁匠铺打了几件开山凿石的工具。他年轻力盛,不出半旬,便把山洞拓张好了。再依照婆婆的指示,请来匠师将石壁和地面打磨光滑,跟着又打了石板床、石椅等常用家生。
一个月后,终于整顿完毕。
独眼老太不知从哪找来了一块庞然巨石,若不是亲眼所见,叶馗绝不相信世上有人身怀如此神力。
独眼老太道:“小子,去做饭吧,做好了直接端上来,婆婆不下去了。”
叶馗本以为婆婆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真要在这山洞住下,看了眼那巨石,心道:“乖乖隆滴咚,这么大个家伙来做大门用,我是肯定举不动,不知道推不推的动。”一边思量,一边往回走。
叶馗忙活了半个时辰,再上山时,山洞已然合上,更令他诧异的是,怪人谷几位前辈不知何时也全来了,盘膝坐在山洞前,吃喝谈笑,其中牙伯更是吹拉弹奏,过新年一般。
叶馗纳了闷了,婆婆与怪人谷交情并不深,平素基本无往来,今天怎么不请自来了?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莫非他们是要对婆婆不利?”可观看眼前情景,似乎又不像,一念沉落一念又起:“莫非婆婆已然遭害,所以他们对酒高歌庆祝。”
思疑间,牙伯一曲奏毕。
丹青子道:“长命婆婆,我们知道你老人家喜欢清静,本不该来骚扰的,可自打从匠师那听说了,我们几个心里就像是打翻了调味罐——五味杂陈,今天厚着脸皮无论如何都要来送你老人家最后一程。”
叶馗尚未弄清丹青子最后一句的含义,山洞内婆婆“嗯”了一声,问道:“牙伯,你的《冬之曲》作成了吗?”牙伯见问,羞愧满面,摇头道:“让长命婆婆失望了。”
独眼老太没作表态,缓声说道:“你们几个的心意,老太婆领了,都回去吧。”
待丹青子几人去后,独眼老太道:“小子,来了怎么不吭一声?”叶馗一直在揣摩适才的对话,听婆婆召唤,忙上前道:“婆婆,你把石头挪开。”又急着问道:“刚才丹青子说‘最后一程’是什么意思?”
独眼老太道:“是时候到对面世界报道去啦。”叶馗尽管已猜到了两分,可亲耳听到,依旧是悲伤难抑,哽咽道:“婆婆,你明明好好的,为什么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独眼老太忽然大声叱道:“大男人哭哭啼啼的算什么样,婆婆活了两个甲子,无病无痛,逍遥自在,人家都为婆婆高兴,你却要大放悲声,是不想婆婆清清静静地走吗?”叶馗忙道:“不是的,婆婆,我……”
独眼老太温言道:“人生在世,谁无一死,你跟了婆婆这么多年,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叶馗道:“我懂,可是……”
独眼老太道:“生未必是福,死未必是哀。你若有心,隔个三年五载,回来看看婆婆,婆婆就心满意足了。”叶馗脱口而出道:“只要婆婆喜欢,我天天来陪你说话。”
独眼老太喝道:“混账,男儿志在四方,天天来,你不烦,我还烦呢。”又道:“人生在世,要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任,以后再说胡话,小心婆婆敲你,记住没有?”叶馗道:“记住了。”
独眼老太谆谆教导道:“我们生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踏地,首先要做个真人。你以后闯荡江湖,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他们会用所谓的道德礼法来绑架你,花言巧语来动摇你,别忘了自己的初心。世人口中的善恶正邪时时刻刻都在变动,根据各自立场的变化而变化,那是无能之徒为自己争取利益、目光短浅之辈为求自己心安的漂亮说辞,不可信。真正的是非曲直,你自己心中有杆秤就行了。”缓了一缓,最后道:“至于婆婆的话呢,也别全当成真理,你自己的人生还得自己去活。嗯,婆婆累了,你回去吧。”
本文网址:https://www.ab2016.com/xs/0/752/3430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ab2016.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